好学网:
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能替代哪些潜艇?
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Virginia-class)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代表着第七代攻击核潜艇的技术巅峰,实际上是第四代技术的巅峰之作。 该级潜艇的诞生背景是对冷战后战略环境的全新审视,其设计注重多功能性和多用途性,旨在替代老旧的洛杉矶级潜艇,引领21世纪近海作战能力的发展。
“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又称774级,是美国海军第一艘同时为大洋和近海两种功能设计的核潜艇。该级潜艇源自NSSN计划,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海狼级潜艇替代方案。弗吉尼亚级预计将取代洛杉矶级潜艇,计划建造30艘。 首艇“弗吉尼亚”号(SSN-774)于2004年10月24日竣工。
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是美国海军的最新一级多用途潜艇,计划建造30艘,替代即将退役的洛杉矶级潜艇。首艇“弗吉尼亚”号于1998年开始建造,预计2004年服役。该级潜艇长1191米,宽36米,吃水1米,水下排水量7925吨,水下航速28节,下潜深度500米。
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是美国海军为了同时满足大洋和近海作战需求而设计的核潜艇,该级潜艇源自NSSN计划,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海狼级潜艇的替代方案。 弗吉尼亚级潜艇预计将取代洛杉矶级潜艇,并计划建造30艘。首艇弗吉尼亚号于2004年10月24日下水。
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又称774级,旨在满足大洋和近海双重任务需求,由NSSN计划发展而来,旨在以较低成本替代冷战时期的洛杉矶级潜艇。该项目计划建造30艘,以逐步替代洛杉矶级潜艇。 “弗吉尼亚”号(SSN-774)作为首艇,于1998年开始建造,原定于2004年服役。美国海军计划共建造30艘该级潜艇。
美国海军最新一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旨在替代即将退役的“洛杉矶”级潜艇,成为21世纪美国海军近海作战的主力,并保留远洋反潜能力。首艇“弗吉尼亚”号(SSN-774)于1998年开工建造,预计2004年服役。美国海军计划共建30艘。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1、“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相较于“海狼”级,在尺寸上更为紧凑,直径与“洛杉矶”级相仿。 与专注于冷战时期大西洋反潜战的“海狼”级不同,“弗吉尼亚”级的设计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地区冲突,强调多任务灵活性,包括近岸作战、对地攻击、特种作战与情报搜集等能力。
2、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达到7700吨,艇长119米,宽4米,最大吃水深度3米,能够下潜至244米深的水底。 该级潜艇搭载的S9G型压水堆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使其在水下能达到最高航速28节。
3、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又称774级,旨在满足大洋和近海双重任务需求,由NSSN计划发展而来,旨在以较低成本替代冷战时期的洛杉矶级潜艇。该项目计划建造30艘,以逐步替代洛杉矶级潜艇。 “弗吉尼亚”号(SSN-774)作为首艇,于1998年开始建造,原定于2004年服役。美国海军计划共建造30艘该级潜艇。
4、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是美国海军为了同时满足大洋和近海作战需求而设计的核潜艇,该级潜艇源自NSSN计划,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海狼级潜艇的替代方案。 弗吉尼亚级潜艇预计将取代洛杉矶级潜艇,并计划建造30艘。首艇弗吉尼亚号于2004年10月24日下水。
5、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武器控制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装备有12个“战斧”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筒,能够发射射程达2500千米的攻击陆地目标型“战斧”巡航导弹,实现对陆地纵深目标的打击。未来,该级潜艇将配备最新的对地攻击导弹(ALAM)。
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结构特点
1、该级艇继承了“海狼”级的诸多研发成果,如帆罩造型、水平翼、被动数组声纳、尾翼和尾端水喷射推进器等特征。 “弗吉尼亚”级的武器装载量、航速和潜航深度稍逊于“海狼”级,但静音能力保持在海狼级的高水平。
2、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保留了圆柱形泪滴流线舰体设计,但尺寸上更加紧凑,外观上与“海狼”级颇为相似,如具有弯角造型的帆罩、舰首伸缩水平翼、两侧各三个宽孔径被动数组声纳(WAA)的听音数组、六片式尾翼以及尾端水喷射推进器等。
3、与洛杉矶级相比,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则显得更为小巧。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体积最小,一眼就能看出。弗吉尼亚级潜艇在设计上更加注重隐蔽性,因此在外观上与其他两型潜艇有所不同。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在外观上的一大特色是其指挥塔前部下部有一个倾斜角,艇体呈现短粗的形态。
4、核潜艇的壳体结构是所有核潜艇共有的特征,这种结构分为单层壳和双层壳两种形式。 在建造过程中,核潜艇的壳体结构是逐步完成的。 美国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它采用了组合体结构,或者说模块化的设计。